钢锭模损坏的检测方法
1. 外观检查
目视观察:检查模体表面是否有裂纹、气孔、变形或严重磨损,重点关注模底、模壁等易损部位。
尺寸测量:使用卡尺或激光测量仪,确认模具尺寸是否超出公差范围(如锥度偏差、壁厚不均)。
2. 无损检测技术
超声波检测:适用于检测内部裂纹、夹杂等缺陷,尤其对深层裂纹(如模底热疲劳裂纹)敏感。
磁粉检测:用于表面及近表面裂纹(如脱模剂残留导致的微裂纹),通过磁粉聚集显示缺陷位置。
X射线检测:可发现内部气孔、疏松等缺陷,适用于高精度要求的模具。
3. 物理性能测试
硬度测试:通过洛氏硬度计检测模体硬度是否均匀,局部硬度下降可能预示热损伤或磨损。
金相分析:取样观察显微组织(如碳化物偏析、晶粒度异常),判断材料是否因过热或疲劳劣化。
4. 应力与热疲劳评估
热红外检测:扫描模具表面温度分布,异常高温区可能对应内部裂纹或冷却失效。
应力释放测试:通过敲击法或应变片测量残余应力,高应力区域易引发裂纹扩展。
5. 定期维护与记录
建立检测档案:记录每次检测的裂纹位置、尺寸变化,结合使用次数预测寿命。
预防性修复:对微裂纹及时打磨或补焊,避免扩展(如采用激光熔覆修复)。
检测工具与仪器
超声波探伤仪、磁粉检测设备(含紫外灯和磁悬液)、X射线机、红外热像仪
通过综合以上方法,可全面评估钢锭模的损伤程度,及时更换或修复,避免生产事故。